1912年 | 5岁。常流连于民间游艺场所,酷爱戏曲绘画,每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 。 |
---|
1916年 | 9岁。喜用大笔写字,曾据记忆仿徐州书家苗聚五写大幅"畅怀"二家,因传书名。两三年间,求写春联者络绎不绝 。 |
---|
1917年 | 10岁。始入吴氏小学,老师喜其"孺子可教,素质可染",为之另取学名可染。 |
---|
1918年 | 11岁。自学拉胡琴,常暗随街头艺人,默记学琴音,深夜始回 。 |
---|
1920年 | 13岁。拜徐州画家钱松龄(字食芝)先生为师 。 |
---|
1922年 | 15岁。在家乡幸逢雷蒙广聚京剧会演,亲聆杨小楼、余叔岩、程砚秋、苟慧生、王又 震、王长林、钱金福等人演唱 。 |
---|
1923年 | 16岁。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教师有诸闻韵、潘天寿、倪贻德等 。 |
---|
1929年 | 22岁。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得林风眠校长爱重。从师法籍教授克罗多,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是年加入"一八艺社" 。 |
---|
1931年 | 24岁。与苏娥结婚。6月,参加"一八艺社"在上海举办的习作展览会,油画《失乐园》等3幅作品参展。 |
---|
1932年 | 25岁。在徐州私立艺专任教,并兼任徐州民教馆艺术部干事。春,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 。 创办"黑白画会",作大幅《钟馗》,入选1937年南京第二届全国美展,报纸刊载专文介绍,评价甚高 。 |
---|
1935年 | 28岁。赴济南,游泰山,并专程至北平参观故宫博物院,观摩历代名画。 |
---|
1936年 | 29岁。任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 |
---|
1937年 | 30岁。抗日战争爆发,创作了大批抗日宣传画。后偕同四妹李畹西行,经由西安转道武汉。 |
---|
1938年 | 31岁,参加郭沫若领导的总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从事抗日爱国宣传画创作活动。 |
---|
1939年 | 32岁。武汉失守,画家经长沙、衡阳、桂林、贵阳,辗转抵重庆。得知夫人苏娥于1938年秋在沪病逝,因受强烈刺激患失眠与高血压症。创作《是谁破坏了你快乐的家园!》。 |
---|
1942年 | 35岁。致力于水墨、水彩画创作。住重庆赖家桥农家,紧邻牛棚,此后更多地用水墨画牛。是年,参加当代画家联展,所作水墨写意人物《屈原》、《王羲之》,山水画《风雨归牧》等得到郭沫若、沈钧儒、田汉等人好评,为之题诗。水墨写意画《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徐悲鸿订购。 |
---|
1943年 | 36岁。应陈之佛邀聘,任重庆国立艺专中国画讲师,至1946年9月。深入研究中国画,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
1944年 | 37岁。在重庆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中国画个展。徐悲鸿作序,老舍撰文推重。 |
---|
1945年 | 38岁。与林风眠、丁衍庸、赵无极、关良、倪贻德举行联展。参加《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爱国进步签名活动。是年,在昆明举办中国画个展,作品多由郭沫若、田汉题款。 齐师为李作《五蟹图》题句云:"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之书画可以横行矣。"齐师为李画《瓜架老人图》题句:"可染弟画此幅,作为青藤图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为之,恐无此超逸也。"又为李画《耙草歇牛图》题句:"中国画后代高出上占者,在乾嘉间,向后高手无多。至同光间,仅有赵伪叔。再后只有吴缶庐,缶庐去后约廿余年,画手如鳞,继缶庐者可染。今见可染画多,因多事饶舌。八十七岁齐白石。"诗人艾青藏可染《牧牛图》白石老人题句"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同年春,投师黄宾虹。在北平举办个人画展。徐悲鸿为画展写序,赞可染绘画"独标新韵","奇趣洋溢,不可一世,笔歌墨舞,遂罕先例"。 |
---|
1948年 | 41岁。在北平举行第二次个人画展。徐悲鸿收藏可染《拨阮图》、《怀素书蕉》等人物画近10幅。 |
---|
1949年 | 42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第一届美术家协会理事。之后和黄药眠等组团赴长春、大连、鞍钢等地参观访问。 |
---|
1950年 | 43岁。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中国画副教授。发表《谈中国画的改造。 |
---|
1951年 | 44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参加土地改革。创作《劳动模范赴北海公园》等新年画作品。 |
---|
1952年 | 45岁。第二次到云岗石窟。参加由郑振铎主持的"中央文化部社会事业管理局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艺术考察团赴炳陵寺考察",参观龙门石窟,西安碑林、茂陵、顺陵。 |
---|
1953年 | 46岁。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 |
---|
1954年 | 47岁。为变革中国画,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与画家张仃、罗铭赴江南、黄山等地写生,历时3月余。在北京北海公园悦心殿举办了三人写生联展,引起强烈反响。徐特立、齐白石等亲临展厅看画,给予很大鼓励。 |
---|
1956年 | 49岁。再次长途写生、溯长江,过三峡,深入大自然,历时8个月,行程万里,作画近200幅。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水墨山水写生代表作有《鲁迅故乡绍兴城》、《万县》、《江城朝雾》、《嘉定大佛》、《峨眉秋色》、《巫峡百步梯》等,中央美院曾组织观摩三天,引起各界瞩目。 |
---|
1957年 | 50岁。与画家关良同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时4个月。柏林艺术科学院为两画家举行联合画展。德累斯顿出版社精印可染山水作品7幅。 |
---|
1959年 | 52岁。赴桂林写生。9月-10月全国美协在北京举办以《江山如此多娇》命名的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展。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广州、重庆等8大城市巡展。同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在布拉格举办《李可染画展》,作品主要选自捷克国家博物馆及私人藏品,《红色权力报》刊文评介;出版《李可染画集》,有捷克文、英文两种版本。是年,在《美术》第5期发表《漫谈山水画》,《人民日报》摘要转载题为《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水墨由水写生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
1960年 | 53岁。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意思是说,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备采矿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这是画家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经验总结。 |
---|
1961年 | 54岁。中国美术家美术协会主持拍摄艺术纪录片《画中山水》,介绍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的中国画艺术。发表《谈艺术家实践中的苦功》,载《人民日报》同年4月16日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山水画室,逐步形成山水画面教学体系。60年代前期,李可染中国画艺术进入成熟期。此后3年,冬季至广东从化,夏季到北载河作画,名作《鲁迅故乡绍兴城》、《黄海烟霞》、《鼎湖飞瀑》、《暮韵图》、《钟馗送妹图》等都在此期间完成。 |
---|
1962年 | 55岁。作《黄山烟霞》、《漓江》、《万山红遍》(一)画稿。作《五牛图》并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牵犁驾车,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肉,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
---|
1964年 | 57岁。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作《清漓天下景》,题记日:"漓江由桂林经画山兴坪至阳朔长约百余里,千百奇峰,罗列两岸,江水清碧,澄澈见底,百舸争流,络绎不绝,世称天下景,实非虚夸。解放后吾曾数次前往观览写生,兹凭记忆构成此图,以颂祖国河山壮丽。建国15周年大庆可染作于北京西山。作《万山红遍》、又作丈二巨幅《漓江》。 |
---|
1972年 | 65岁。为民族饭店作大幅《漓江》、《井冈山》、《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 |
---|
1973年 | 66岁。为外交部作6米巨幅《阳朔胜景图》等。作《树杪百重泉》,作为国礼赠送友好国家元首。 |
---|
1976年 | 69岁。为日本华侨总会作大幅《漓江》、《井冈山》图轴。 |
---|
1977年 | 70岁。5月赴井冈山和庐山等地写生。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革命摇篮井冈山》。作巨幅《襟江阁》、《清漓风光图》等。 |
---|
1978年 | 71岁。5月再至黄山、九华山等地写生。因心脏病发,未能完成再次去三峡写生的计划。归至武汉,在东湖为湖北省轻工业局山水画学习班学员讲学。作《黄山人字瀑》、《枫林暮晚》等。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
---|
1979年 | 72岁。在中央美术学院院刊《美术研究》复刊号第1期发表《谈学山水画》一文。9月,中央文化部指示,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创作组,成员石梅音、孙美兰、李行简、万青力、李廷铮、张海潮等,拍摄《峰高无坦途--李可染的册水艺术》等艺术科教片及欣赏片3部。11月出席第四次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全国文联委员。是年,作《漓江边上》、《兰亭图》等。 |
---|
1980年 | 73岁。香港《美术家》总第13期发表《李可染和他的山水艺术》(孙美兰文),同期发表彩版和黑白版作品40幅。 |
---|
1981年 | 74岁。春,与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等8人应邀访问日本。是年11月1日,中国国家画院成立,李可染出任院长。 |
---|
1982年 | 75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可染画论》(王琢辑)。 |
---|
1983年 | 76岁。艺术科教片《峰高无坦途--李可染的山水艺术》、《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画牛》摄制完成(1984年《为祖国河山立传》在波兰获国际短片"银龙奖")。9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李可染通讯院士称号,由东德大使馆授予证书与和平勋章。10月再度赴日本,中日友好协会、中日友好中心、朝日新闻社、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东京、大阪联合举办《李可染中国画展》。赴长崎等地访问。 |
---|
1984年 | 77岁。台湾《雄师美术》9月号发表《现代山水画革新者--谈李可染的艺术》(郑明文)。同年,台湾《艺术家》"李可染专辑"发表专访《淳朴无华,意境入胜》(黎朗文),同期发表李可染作品近40幅。《江山无尽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荣誉奖。 |
---|
1986年 | 79岁。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院、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李可染中国画展》。 |
---|
1987年 | 80岁。作《漓江归帆图》、《山林之歌》、《崇山茂林源远流长图》。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中国美协先后举行李可染八十寿辰庆贺活动。为黄润华、张凭、李行简赴日联合画展写前言,提出学派问题。 |
---|
1988年 | 81岁。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郎绍君论文《黑入太阴意蕴深--读李可染先生山水画》获评论一等奖。 |
---|
1989年 | 82岁。春,中央文化部举行"李可染先生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仪式"。表彰画家捐赠10万美元促进中国艺术事业发展。为修复长城和威尼斯、捐献山水画《雨过泉声急》,为义卖所得4万美元捐予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作《林深清幽图》、《水村桃花烟雨中》。11月2日,在林风眠艺术研讨会上,以《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为题,作专题发言。12月3日,捐赠"马海德基金会"10万元人民币。 |
---|
1989年 | 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12月22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隆重仪式,向遗体告别。李可染精神将与祖国河山同在长存。 |
---|